在大都会的钢筋森林中,那个披着红披风的身影永远在云端翱翔。
当超人的热视线融化导弹弹头,当他的钢铁之躯托起崩塌的桥梁,观众在影院的黑暗中屏住呼吸——这究竟是对超越性力量的崇敬,还是一场集体参与的精神自欺?
从1938年漫画创刊到2025年最新重启的电影宇宙,超人神话的每个毛孔都渗透着人类对完美救世主的渴望,而这种渴望的背面,恰是我们对自身存在困境的逃避与投射。
一、被驯化的神之子。
1、超人的起源故事,本身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驯化仪式。
氪星科学家乔·艾尔将襁褓中的卡尔-艾尔送入太空舱时,或许未曾料到这个举动会开启人类造神运动的新篇章。
堪萨斯州的麦田里,肯特夫妇收养了这个外星婴儿,用"克拉克·肯特"的身份将其纳入人类社会体系。
这种双重命名的背后,是人类对异质力量的符号化收编——正如将异教神祇改造为门人,超人的"地球身份"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阉割。
2、超人的超能力被巧妙地纳入人类价值体系。
飞行能力用于拯救跳楼者,热视线用于拆除炸弹,透视眼用于寻找失踪儿童。
这些能力的使用场景被严格限定在"维护社会秩序"的框架内,如同宙斯的雷霆必须遵循奥林匹斯山的规则。
当《超人:钢铁之躯》中超人扭断佐德将军脖颈时,观众在震撼中忽略了一个事实:
这种暴力行为本质上与人类战争中的杀戮无异,只是被神性光环漂白了。
3、氪石的存在,则是人类控制神的终极手段。
这种来自氪星的放射性矿物,既是超人的致命弱点,也是人类权力的隐喻。
绿色氪石让超人虚弱,红色氪石使其丧失理智,金色氪石永久剥夺能力——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人类对绝对力量的恐惧与制衡。
在《超人之死》中,天眼会用氪石房间对超人进行"治疗",表面上是拯救,实则是通过科技手段将其异化为可控的实验体。
这种控制逻辑与"全景敞视主义"监狱如出一辙:
通过制造弱点来实现权力教化。
二、造神运动的共谋者。
1、超人的宿敌莱克斯·卢瑟,实则是人类造神冲动的镜像反射。
作为人类至上主义者,他对超人的仇恨源于一种深刻的自卑——当氪星之子轻易做到人类穷尽科技也无法实现的壮举时,卢瑟感受到的不仅是威胁,更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否定。他的光头形象与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,构成了现代科学理性的视觉符号,而他的每一次阴谋——从制造克隆体到引发全球危机,本质上都是对超人神性的挑战。
2、卢瑟的矛盾性在于,他既是造神运动的破坏者,也是共谋者。
在《蝙蝠侠大战超人》中,他精心策划的"玛莎"事件,表面上是要毁灭超人,实则是在测试人类对神性的忠诚度。
当超人在国会大厦废墟中抱起露易丝的尸体时,卢瑟的狂笑背后是对人类道德困境的嘲讽:
你们渴望一个完美的救世主,却又无法容忍他的存在威胁到人类的主体性。
这种困境在卢瑟的台词"他不是人类,他是个异类"中达到顶点——人类需要的不是真正的神,而是一个肯屈尊扮演凡人的完美仆人。
3、卢瑟的最终目的,是要证明人类不需要超人也能拯救自己。
他竞选总统、资助科研、组建超级反派联盟,这些行为看似疯狂,实则是对人类潜能的极端肯定。然而,这种肯定建立在否定超人的基础上,恰如尼采笔下的末人,通过贬低更高价值来维系自身的存在意义。
卢瑟的悲剧在于,他越是试图证明人类的伟大,就越凸显出人类在超人面前的渺小。
三、神的自我殖民。
1、超人的克拉克·肯特身份,是整个神话体系中最精妙的隐喻。
这个戴着黑框眼镜、说话结巴的记者,本质上是超人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妥协。他在《星球日报》的打字机前敲击键盘,在街角咖啡馆与露易丝调情,这些日常行为构成了对神性的自我殖民——通过模仿人类的脆弱性,超人试图证明自己的"人性"。
2、这种双重身份的困境,在《超人归来》中达到高潮。
当露易丝写下《为何世界不需要超人》时,她触及了一个残酷的真相:
人类需要的不是真正的拯救,而是拯救的幻觉。
超人在太空的自我放逐,实则是对人类忘恩负义的报复,而他归来后受到的冷遇,则揭示了造神运动的本质——神的存在价值取决于人类的需要,一旦威胁到人类的主体性,神就必须被放逐或毁灭。
3、更深刻的悖论在于,超人的存在本身正在消解人类的能动性。
当大都会市民习惯性仰望天空等待红蓝身影时,他们如同等待政府救济的灾民,将自我救赎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力量。
这种心理在诺兰的《黑暗骑士》中得到呼应:
蝙蝠侠自愿背负骂名守护哥谭,其警世寓言正在于此——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公民责任的觉醒,而非对超常个体的膜拜。
四、从仰望星空到审视自身。
1、当代超人叙事已在解构中显现觉醒。
《黑袍纠察队》中的祖国人撕下完美英雄的假面,暴露出超级英雄的道德堕落;《无敌小子》中的马克在成长阵痛中领悟,超能力从不承诺道德升华。
这些作品如同照妖镜,映照出超人神话的虚伪性——当人类将救赎希望寄托于天降之神,实则是承认了自身理性的溃败。
2、超人电影中最动人的瞬间,往往不是氪星之子托举大陆架的奇观,而是露易丝·莱恩冲向危险时的记者良知,是吉米·奥尔森举起相机的职业坚守。
这些凡人在神性光辉映照下迸发的人性光芒,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。
正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,真正的勇气在于认清世界荒诞后依然热爱生命。
总结。
当影院灯光亮起,超人飞向星空,我们终要回到没有氪星救世主的现实尘世。
人类真正的"超人时刻",或许就在我们拒绝仰望虚构神明、转而审视自身力量的那个瞬间。
神性幻想终会退潮,而留在沙滩上的,应是凡人直面存在荒诞时那份西西弗斯式的悲壮与尊严。
在这个被算法和效率统治的时代,超人神话的启示在于:
真正的拯救不在云端,而在每个普通人敢于承担责任的灵魂深处。